北方防沙生态修复(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加强八步沙区域生态修复后期抚育管护的建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于加强八步沙区域生态修复后期抚育管护的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在“十四五”期间,该局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合作,实施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实现了八步沙林草植被的恢复和生态建设的显著成果。

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要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

领导强调,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

在未来的十年里,“三北”工程将进入第六期建设阶段,重点是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的成果,并努力推动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工程将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第六期。根据查询人民官网得知,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第六期工程建设期,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各有关地方和部门务须牢记“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2021至2030年为其第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和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应保持战略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我国防沙治沙的关键地带是哪里

北方防沙带。北方防沙带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关键地带,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点、难点区域,其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保障北方生态安全、改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蒙陕宁长城沿线都是沙尘暴高发的地区。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地带。经过46年的努力,科尔沁沙地治理取得巨大成效,但当前生态依然脆弱,沙区经济依然落后。

沙漠治理的关键是防风固沙,保护已有植被,并且在沙漠地区有计划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风坡上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松散的沙粒,在背风坡的低洼地上种植高大的树木,阻止沙丘移动。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办法最为有效。

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低投资水平加行政命令,硬性摊派,无偿使用劳动力的办法越来越行不通了,更何况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允许加大农民的负担,如果再不加大对治沙的投入,今后工作势必出现滑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所属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工作。 第六条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防止该土地沙化的义务。 使用已经沙化的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治理该沙化土地的义务。

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包括

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包括:划定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等七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并在基础上实施九大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投资额超过3万亿元。

法律分析:第一,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封禁保护、自然修复的办法,让生态休养生息。

《规划》明确,到2035年,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基本绘就。

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1+N”规划体系;2021 —2025 年,着重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重 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解决一批重点 区域的核心生态问题;2026—2035 年,各项重大工程全面实施, 为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在广西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中,主要涉及天然林保护修复、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广西北部湾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领域。